当前最火爆的综合性体育、真人、棋牌在线娱乐平台
1月10日上午菲迪南德传承之路,胜在坚定不移,龙华区一届一次党代会在龙华会堂召开,龙华区委筹备组组长余新国代表区委筹备组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当天下午,区委筹备组、区人大筹备组、区政府筹备组、区政协筹备组、区纪委筹备组领导参加各代表团分组讨论。
余新国:打造敢想敢做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梦想照进现实,要靠菲迪南德传承之路,胜在坚定不移我们的干部!”区党代表、区委筹备组组长余新国分别到观湖代表团、民治代表团、机关一团参加分组讨论时强调,区委筹备组报告描绘了美好蓝图,要打造一支敢想敢做、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把压力变为动力,把蓝图变为现实,不负市委市政府的厚望,不负龙华人民的期待。
每到一个代表团,余新国都会认真听取代表们发言,并与代表们互动交流。余新国说,区一届一次党代会是在龙华走过五年功能区发展历程、开启行政区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龙华的发展是伴随着体制变化而发展的。从最初的作为二线拓展区,到2011年龙华新区成立,再到如今行政区的成立,为龙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余新国说,这次区委筹备组报告是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智慧的结晶,经过反复修改推敲,针对龙华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目标通过什么路径实现,在报告中都有所体现。他指出,龙华在全市发展中理应担负起重要角色。龙华未来要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和北部都市核心区、产业创新主力区、现代宜居生态区、民生幸福活力区。
“建设新龙华是围绕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的目标,让菲迪南德传承之路,胜在坚定不移我们的城市更美、市民生活更加富裕、城市家园更加温馨。”蓝图描绘好,也敢于直面问题。余新国坦言,当前龙华发展仍面临着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民生短板等问题。要解决问题,让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在观湖街道代表团参加分组讨论时,余新国指出,观湖是区委区政府的所在地,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经济建设、绿色生态、民生幸福等方方面面,都要朝着奔第一的目标贯彻落实,形成各街道各部门争先往前赶的良好氛围。
在民治街道代表团参加分组讨论时,余新国指出,民治在龙华区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中有大量的内容涉及民治。他寄望民治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走在前列,打造一支敢想敢做、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带动推动龙华发展。
“梦想照进现实,要靠我们的干部!”在机关一团参加分组讨论时,余新国寄望广大干部把压力化为动力,关键要强化干部的责任心,提升干部的能力、改变干部的作风,把党代会描绘的蓝图变为现实,不负市委市政府的厚望,不负龙华人民的期待。
陈清:上下一心全力推进“一城四区”建设
区党代表、区委筹备组副组长、区政府筹备组组长陈清分别到观澜代表团、机关代表二团参加讨论。陈清指出,党代会报告按照市委市政府给龙华区的定位,结合龙华区的实际情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出了建设“一城四区”的奋斗目标,振奋人心。全区上下要对照蓝图而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陈清表示,党代会报告作为龙华区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全面、客观、务实的特点。报告提出继续打造“一城四区”,既按照原先的蓝图继续描绘,又在新的起点提出新的要求,很好地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陈清指出,报告中提到的“努力建成北部都市核心区”,这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原特区外给人就是“脏乱差”的印象。最近几年龙华的变化很大,现在提出要建设北部都市核心区,这符合市委市政府对龙华的定位,也符合龙华市民群众对龙华的期望,也就要求龙华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陈清说,报告还提到了要“努力建成产业创新主力区”,这也符合龙华区的特点。目前,包括观澜在内的各个街道,还有很多老工业区,要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就观澜而言,观澜湖、版画基地、红木集聚区、观澜河都是很好的生态文化资源,全区党员干部要趁势而上,在道路建设、绿化提升、城市管理方面多下功夫,提升辖区的宜居水平。
陈清表示,报告提到要“努力建成民生幸福活力区”。各个街道一方面要加强学校、文体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多引入社会资本,加大城市更新力度,通过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陈清指出,目前,龙华区除了面临着行政区成立的机遇外,还面临着强区放权的历史机遇,全区上下应该抓住机遇,参与到龙华区新飞跃的阶段中来。在下一步发展中,龙华区政府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党代会精神,上下一心,强化服务理念,为加快建成“一城四区”而努力奋斗。
谢晓东:蓝图催人奋进 体现以民为本思想
在机关一团的分组讨论中,区党代表、区人大筹备组组长谢晓东代表高度评价龙华5年来的丰硕成果,并指出,龙华一届一次党代会报告实事求是、立意高远、以民为本,这个美好的蓝图非常暖心又令人充满自信。
谢晓东说,这次党代会报告有三个特点,一是实事求是,对过去的亮点工作没有夸大,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没有回避。二是立意高远,报告提出要建成北部都市核心区、建成产业创新主力区、建成现代宜居生态区、建成民生幸福活力区,这个美好的蓝图可以摸得着、做得到,令人充满自信。三是以民为本,报告提出的“建成民生幸福活力区”的目标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不管是硬件环境还是软件环境都要更好,这个结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我们期望,不远的将来,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这样一个崭新的龙华:山水城市特质充分展现,青山叠翠、一水润城。”谢晓东说,报告里这段对未来的描述非常暖心,还可以应用到以后对龙华的城市宣传中,是一个很好的报告。此外,他还建议加强党委对人大工作的指导和重视。
钟荫腾:立足本职岗位 推动龙华改革发展
区党代表、区政协筹备组组长钟荫腾在参加观湖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指出,围绕区委筹备组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全区上下要拧成一股绳,立足本职岗位,形成合力,步调一致地推动龙华改革发展。
“报告回首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龙华先后迎来了三次飞跃。”钟荫腾说,成立行政区对于龙华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长期积累发展,龙华已经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形成自己的发展优势,而站在新的起点上,龙华区的发展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钟荫腾提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以报告精神统领指导各方面工作。要围绕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认真研究制定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规划。要立足本职,全区上下要拧成一股绳,保持步调一致,共同推动龙华的改革发展,为实现“一城四区”目标贡献力量。
钟荫腾也表示,下一步区政协组建以后,第一项任务是组织政协的班子成员、政协委员以及从事政协工作的各级基层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充分发挥好政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大职能。
苗宁礼:愿景鼓舞人心 发展方向科学准确
区党代表、区委筹备组副组长苗宁礼参加福城代表团分组讨论时,他认为区委筹备组报告对过去5年的回顾总结客观中肯,振奋人心。就报告中未来五年工作,苗宁礼重点谈了其四大感受。
一是使命、愿景鼓舞人心。这个新的使命体现在报告分析龙华的新阶段、新机遇的时候提到的“三个理应”,既立足于龙华自身发展的需要,又立足于自觉地为全市的发展服务,体现龙华在新阶段发展的新追求、新志气。二是发展方向科学准确。发展方向集中体现在报告讲到的“一城四区”主要的目标任务,这些都是龙华发展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最好的结合点。三是发展路径清晰可行。报告从“坚持创新引领,打造产业创新主力区”开始,谈到的每一个领域工作都分了多个层次,给出了具体行动路径,或者说给了具体的行政策略,使前面提出来的愿景和目标有了比较具体的落实战略措施。四是保障机制系统有力。报告也提到比较完整系统的保障机制,包括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动力,通过法治建设提供社会制度,通过党建来提供优良队伍优良作风等。
黄佳根:为实现宏伟目标 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区党代表、区委筹备组成员、区纪委筹备组组长黄佳根在参加第四代表团(大浪街道)分组讨论时表示,党代会报告实事求是地回顾了龙华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描绘了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的宏伟蓝图,全区上下要朝着这个具有龙华特色的目标奋斗。
黄佳根表示,龙华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是龙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历届班子、全体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体制改革释放出了巨大生产力的结果。如今,龙华经过五年的打基础、做准备,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加上地理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提出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切合实际、定位准确、立意深远。在实现目标的路径上,报告从产业创新、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等五个方面,把今后五年的具体措施讲得清楚到位,切合龙华区实际,有创新意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全区上下应当按照这些部署,狠抓落实。
黄佳根说,报告特别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其中,专门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注重基层建设、把好选人用人关、强化党内监督、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等五个方面,对党的自身建设及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黄佳根表示,区纪检监察部门将会认真贯彻区一届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坚定地扛起监督执纪问责的光荣使命,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开创龙华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黄启键:为实现美好蓝图 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区党代表、区委筹备组成员黄启键参加龙华代表团分组讨论时表示,报告工作总结“精”,形势把握“准”,目标定位“高”,发展举措“实”。
“未来五年是龙华宣传文化大发展大跨越的五年,”黄启键指出,报告为全区精神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宣传文化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凝聚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为加快实现未来美好蓝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重点突出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突出精神引领,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正能量菲迪南德传承之路,胜在坚定不移;二是突出打造生机勃发全媒体,大力传播龙华好声音;三是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努力提升公共文明水平。既要充分发挥文促会等社会组织在文明创建中的作用,也要加大对文明薄弱点的整治,推动龙华区的文明指数提升;四是突出做好文化强区的建设,开创宣传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要打造一批高端文体设施,包括推进市美术馆新馆、市第二图书馆、深圳书城龙华城、自然博物馆等市区文体硬件设施建设,同时要举办一批国际文体活动,推出一批有特色的文艺精品,厚植城市文化底蕴。
张纳沙:发展产业强区 注重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区党代表、区委筹备组成员、区政府筹备组副组长张纳沙参加观湖代表团分组讨论时表示,区委筹备组报告对龙华区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任务和具体目标,饱含关注民生发展的情怀和创新发展的理念,是引领龙华区未来发展的一面旗帜。
“无论是对前五年的工作总结,还是对未来五年的工作部署都非常详实,特别是针对未来五年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民生福祉的具体任务都提出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措施和数据指标。”分组讨论会上,张纳沙说,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张纳沙围绕报告提出的“打造一城四区”中的“努力建成产业创新主力区”进一步谈道,龙华区未来要从产业大区向产业强区发展,要注重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园区载体,有效布局发展空间。同时,张纳沙也指出,要充分发挥好公有制企业的公共性、积极性和先导性作用。
刘蕾:抓好学习贯彻落实 把报告落到实处
区党代表、区委筹备组成员刘蕾在参加民治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指出,要组织全区党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报告精神,把报告落到实处,为龙华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提供组织保障。
刘蕾认为,区委筹备组报告对落实上级精神非常充分,对龙华的定位很准确,深入分析了龙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挑战,也把握了新阶段、新使命和新机遇,提出了“一城四区”的目标定位,符合龙华的发展实际,也回应了居民安居乐业的殷切希望。同时,落实措施很实在。从描绘蓝图到变成施工图,目标清晰,措施有力,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蓝图绘就,就是看大家怎么干。”刘蕾说,接下来将组织全区党员认真学习,把报告带到每一个党支部,带给每一名党员。同时,把报告的要求和组织人事工作紧密结合,围绕基层党建、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体制机制改革等各项工作,把报告落到实处,为把龙华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提供组织保障。
詹惠军:广聚众智促发展 广凝人心促和谐
区党代表、区委筹备组成员詹惠军在参加龙华区一届一次党代会第八代表团(机关二团)分组讨论时表示,区委筹备组报告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报告,更是指导今后五年龙华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动龙华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从五个方面总结认为,报告凝心聚力,统一思想共识;符合区情,极具龙华特色;重点明确,任务指标具体;尊重科学,突出谋求发展;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如何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詹惠军结合自己分管的统战工作分享了体会。他强调,站在龙华区新的起点上,统战工作作为党委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广交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广聚众智促发展,竭尽所能将智力优势转化为我区的发展优势。此外,还要广凝人心促和谐,统战部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既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又架好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把全区上下的美好愿望和干事热情引导到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韩荡: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活力”特色
在机关一团分组讨论中,区党代表、区委筹备组成员韩荡围绕建成北部都市核心区、建成产业创新主力区、建成现代宜居生态区、建成民生幸福活力区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北部都市核心区的目标为龙华带来了新机遇,应利用好产业大区优势和良好生态环境,还要充分发挥年轻“活力”的特色。
韩荡说,北部都市核心区这个定位非常符合龙华的实际和区位优势,也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龙华在科技创新方面目前还比较薄弱,但是我们是一个产业大区,要通过创新入手,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同时,还要大力改善交通,提升水环境,龙华三面环水,河流贯穿其中,我们有很好的条件提升城市品质,建成现代宜居生态区。民生幸福活力区突出了“活力”,这是我们的特色,龙华的年轻人很多,年龄结构在全市是最年轻的,还有“青工活力第三个8小时”等这样的平台,大量的年轻人是我们的财富,也让龙华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聚焦党代表发言
他们都在关心啥?
当天下午,各代表团党代表分组围绕区委筹备组报告开展热烈讨论,代表们纷纷对报告中的目标任务从不同角度谈看法、提建议,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
北部都市核心区
NO.1
」
“努力建成北部都市核心区”明确要依托高铁枢纽和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以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为标杆,以产城融合的理念,按照中心城区的标准,高水平建设深圳北部都市核心区。
区位
优势
高铁枢纽和地理中心释放巨大能量
←关键词
区党代表张波
龙华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如今从龙华出发,到深圳乃至全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很方便,同时随着梅林关的拆除,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龙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今非昔比。区委筹备组报告提出龙华要努力建成北部都市核心区,这正是抓住了龙华的优势,切中了发展的要点。
区党代表郑伟雄
高铁最大的作用是互联互通,能够吸纳的产业和人才不可估量。龙华区要打造北部都市核心区,一方面要加大北站商务中心区及周边片区的建设,加强片区联动,同时,要注重利用交通优势,对外加强人才的引进和交流。
区党代表成元芝
深圳北站建设占地大、建筑面积大、接驳功能齐全,是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以此为支点,能释放出人流、物流、金融流和信息流“四流”活力,目前活力已经显现。她进一步谈道,在这“四流”中,最为核心的是“人流”,一座城区的发展,要围绕人才下工夫、动脑筋,以为人才服务的理念布局产业。
规划
先行
高标准规划推动高质量建设
←关键词
区党代表吕有伟
在报告中,关于六大重点片区的开发建设,频频出现“现代”、“国际”、“高端”等词汇,这正体现了要以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为标杆去规划、发展、建设龙华。目前辖区内的鹭湖科技文化片区正在加速发展,区委筹备组报告中提出要将该片区建设成为辐射深圳北部及周边城市的区域性科技文化中心。接下来,观湖街道会马上贯彻报告精神开展专项规划,按照自然、人文、科技理念,以现有的山水资源为基础,对该片区进行更优更好的定位和规划建设。
区党代表陈德兵
目前观澜辖区的最大商业综合体项目观澜湖新城运营相当成功,带动了整个商圈的发展。同时,正在建设以银星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同和缤纷城商圈,和观澜湖新城形成“东西呼应”的两大商圈。在产业发展方面,观澜有以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为核心的休闲旅游产业,有以长安标致雪铁龙、银星工业园、大富工业园为核心现代制造业,还将以黎光片区为中心打造现代生物产业。这些产业的布局发展不是无序、杂乱的,而是结合片区特点和优势提前规划,高标准推进建设,才有今天的系列成果,因此,在努力建成北部都市核心区的过程中,“规划先行”十分关键。
区党代表邵民
龙华区接下来可继续坚持“一中轴六片区”的组团发展战略,一方面,重点勾勒中部走廊,突出品质跃升,通过多节点建设,集聚综合服务功能、新兴产业功能及重要公共空间系统,强化提升中部发展轴,打造龙华区城市文化名片。另一方面,着力打造北站商务中心片区、鹭湖科技文化片区、九龙山科技片区、龙华现代商贸片区、大浪时尚创意片区、观澜生态文化片区六大片区,强化龙华区的特色引领。
城区
品质
筑牢城市发展基础提升居民居住环境
←关键词
区党代表陈彤
有了交通优势,有了产业布局,还要注重城区品质的提升,真正实现宜业宜居。民治街道位于深圳中轴线,毗邻福田中心区,辖区有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北站和地铁4、6号线,区位优势明显,理应在龙华区努力建成北部都市核心区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区党代表徐亮
提出努力打造北部都市核心区的目标,意味着整个龙华区的水平和档次都会提升。要加强协调,明晰建设思路,分解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严格按照规划,引入社会投资,凝聚各方力量打造好北部都市核心区。
「
产业创新主力区
NO.2
」
作为产业大区,龙华区未来五年的目标将是建成“产业创新主力区”。要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产业链引导创新链,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着力推进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创新
引领
通过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壮大
←关键词
区党代表芦江
创新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龙华区提出努力建成产业创新主力区的目标,高举科技和产业创新大旗,着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定位非常准确,为我们勾画了一个蓝图。事实上,龙华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三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二是人才集聚的优势,三是后发优势。这三大优势,为龙华区建设产业创新主力区提供了可行条件。
区党代表黄燕
要建设产业创新主力区,就要在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围绕产业创新规律,鼓励企业从模仿创新向引领创新发展,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同时,政府要努力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此外,鉴于龙华区的主要支柱产业还是制造业的实际情况,要在保持制造业优势和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引领龙华区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从营销、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品牌延伸方面,增加传统制造业的附加值,提高效率,降低能耗。
两个
环境
营造好的创新环境和人才培养环境
←关键词
区党代表孙晶玮
作为企业,会特别关注辖区的“两个环境”,区域的创新环境和人才培养环境,只有好的创新氛围和能招来并留住人才的相关政策和培养机制,企业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希望接下来,能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明确细则,让企业和人才尽快享受到这一“红利”。
区党代表张俊良
推进产业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要高起点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助力辖区企业转型升级。
产业
载体
强化产业空间保障建设高端载体
←关键词
区党代表房品新
当前,空间发展受限是制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龙华区要创新,没有产业空间作为保障,很难完成目标和任务。报告里提到,要通过强化产业空间保障,建成一批高端产业的载体。其中指出要加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严守32%产业用地的红线。
落地
建设
民治要打造三个“聚集地”
←关键词
区党代表陈小青
民治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拥有被列为深圳市16个重点开发片区的北站商务中心片区和高铁经济优势。未来,围绕党代会提出的目标,民治将努力打造三个“聚集地”。
「
现代宜居生态区
NO.3
」
“努力建成现代宜居生态区”的任务目标明确指出,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厚植人文优势,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全面提升。
交通
品质
提升交通品质让城市更加畅通
←关键词
区党代表叶晖
目前经过观湖片区的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顺利实现“轨通”,预计今年进行试运行,地铁4号线北延段也已正式开工,这些都是片区居民十分期待的,将很大程度改变龙华人的出行方式。
区党代表丘峰峰
按照规划,福城未来能迎来好大发展时机。一方面,交通建设“高大快”(高档、大型、快速),地铁4号线北延段在福城有3个站点,龙澜大道能在春节前开通,还有外环高速道路建设,这条对外的大动脉建成启用后,福城对外联系会更加方便。另外,畅通内部交通微循环在福城也有落地,福民片区路网、大水坑片区路网、章阁片区路网改造提升工作要在2017年启动且完成,打通各片区的交通网络,可预见未来福城的道路网将会非常便捷。
区党代表解明旺
新澜社区是观澜的老城区,交通环境、城市配套相对滞后,该目标的提出将促进新澜社区从多个方面改善辖区环境、提升宜居水平。
公园
之城
构建城市绿谷让城市更加绿意盎然
←关键词
区党代表戴一川
作为负责城管系统的党代表,将按照报告中所要求的,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公园建设、市容环境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路”和“特色街”建设等工作,并创新工作方法,注意协调处理好各方关系,努力提升城区综合品质,为建成现代宜居生态区贡献力量。
区党代表叶志辉
龙华区要打造现代宜居生态区,对龙华人而言是一个莫大福音。从全区来看,龙华区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之区”,而其所在的大浪街道,辖区内公园也多达20多座。
区党代表邓焕祥
结合龙华街道市政工作,将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质量推进道路绿化提升、公园建设、清扫保洁、灯光夜景等方面的工作;将充分利用街边“大块”绿地、节点绿地,大力推进街心公园、“口袋公园”的建设。同时,坚持以现代化、精细化为指向,不断提高清扫保洁质量,营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
水
环境
改善水环境让城市更加灵动
←关键词
区党代表陈征雄
首先要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市政公园建设、生态修复、道路绿化、节能减排治水提质等工程项目,其中落实治水提质部署中,协同推进治污水、防涝水、保供水,大力建设污水支管网,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和易涝点整治等十分重要。
绿色
建筑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达到节能目的
←关键词
区党代表欧阳浩
欧阳浩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推行适合本地的、成熟简便且低成本的绿色建筑技术,来达到节能和生态化的目的,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示范作用。
「
民生幸福活力区
NO.4
」
“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发展指标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财政预算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全面推进十大民生建设项目,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教
育
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关键词
区党代表付妍
建议在民治设立一所高端优质的高中,解决民治无高中的窘境,实现“有学上、上好学”目标。
区党代表叶志青
发展特色教育不能过于“特”,不能举全校之力发展一个特色项目,要做好“大特色”,在课改、社团活动等大方面做出特色。此外,发展特色教育,还要加大投入,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并想办法留住优秀教师。
区党代表吴聪伶
希望区里今后加大对观澜教育的支持力度。观澜目前还没有一所公办初中,希望区里今后进一步加强对观澜教育的支持,在观澜片区多规划建设几所学校。
医
疗
小病不出社区 大病不出龙华
←关键词
区党代表吴义龙
只有把社康中心的医疗水平提高,小病才不用出社区,只有把医院做大做强,大病才不出龙华。现阶段龙华中心医院坚持“两条腿走路”,同时同步发展社康中心和中心医院,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加大人才队伍方面建设,让社康中心和医院的发展明显提质提速提效。
区党代表黄文波
龙华区在医疗方面的建设仍然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提高质量。希望接下来,龙华能继续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吸引更多优质医疗专家人才资源。
区党代表游兴强
在进一步发展医院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社康中心的投入力度。社康中心分布在社区居民家门口,有利于分流就医人员,是缓解“看病难”的有力抓手,但目前普遍存在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医护人员配备不足、先进医疗设备紧缺等瓶颈问题,应该多投入人员设备,让居民尽量在家门口就能就医。
文
化
构建龙华特色公共文明
←关键词
区党代表杨桂瑶
希望区委在打造民生幸福活力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尤其是大型、上档次图书馆的建设,完善社区文化中心,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区党代表杨雄伟
人文景观的建设,不但能为龙华区这座城区的文明氛围添上浓浓一笔,更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学习、提升素质的良好氛围。
区党代表杨雄伟
未来五年,龙华在打造民生幸福活力区的过程中,该如何传承发展特色民俗和历史人文积淀下来的宝贵遗产,将其与现代化城市、宜居的生活结合起来,是值得探索的内容。
住房
养老
让群众获得感、归属感持续增强
←关键词
区党代表黄永胜
目前,龙华区刚刚成立,在福利性基础设施方面还有所欠缺,这需要在未来5年,大力推进福利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养老社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区党代表张雄汉
正如报告中提到的群众住房要做到“基本需求有保障、中端需求有支持、高端需求有市场”,保障性住房这块应该尤为引起重视,要努力让群众在龙华找到归属感。
党代表所关注的是菲迪南德传承之路,胜在坚定不移你所关心的吗?
他们的发言有没有说出了你的心声?
一起期待党代表们的好声音,
化成龙华未来建设的源动力!
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编辑整理:问答龙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